男生看了都想学的舞蹈,春节火爆出圈,潮汕英歌舞到底有何魅力?

3
发表时间:2024-02-12 18:15
图片
槌声阵阵,喊声惊天,再配之以慷慨豪迈、敏捷迅速的身形以及神秘多彩的服饰,潮汕英歌舞很难不令人欢呼喝彩,拍手叫好,甚至一度被人赞誉为“中华战舞”。近日新春已至,潮汕英歌舞再度火爆出圈,成为了人们瞩目的焦点,来自于历史深处的魅力舞蹈为中华大地增添了更加浓厚的年味。
一、 源于何处?
英歌舞是一种群众性舞蹈,目前主要流行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以广东省潮汕地区为中心,潮阳、普宁为最盛。虽说近几年英歌舞的热度直线攀升,但英歌舞的起源因文献资料太少,目前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经过研究基本可以确定在英歌舞的发展过程中,几个重要因素是值得关注的。
英歌舞的起源,首先可以追溯到中国古老的傩舞,傩舞是中国先民发明出的一种驱鬼祈福的仪式性舞蹈,远在周代就有相关记载。持这种起源观点的人认为,如今英歌舞多在岁时举行,并且在举行时动作夸张,常常发出尖锐叫声,这与傩舞驱鬼逐疫的目的相符合,其次,当今英歌舞也有许多小细节也与驱鬼逐疫的目的相符,如英歌舞后棚队伍中的伯公、伯母与傩舞中的傩公、傩母就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英歌舞的起源的确吸收了部分傩舞元素。
图片
现存的傩舞形式
但要说英歌舞直接起源于傩舞,确实过于牵强,人们推算英歌舞的历史大概只有三四百年的光景,也就是说大概起源明清时期。在这么长的演化历史中,又有人认为英歌舞与民众的田时劳动有关,在明末清初潮州知府吴颖的《潮州风俗考》中有着这样的记载:“潮州农者,春时数十辈,插秧田中,命一人捶鼓,每鼓一巡,群歌竟作,连日不绝,名曰秧歌”。“秧”的潮州话读音与“英”字颇相近,由于在民间辗转流传,因而久而久之,便可能化成“英歌”。再看吴颖记载中的舞蹈形式,一人锤鼓,然后大家一起唱歌,确实具有英歌舞的雏形,但记载自此戛然而止,留给了世人无限的遐想。
图片
英歌舞中的鼓
最后,英歌舞的一个重要起源因素便是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如今的英歌舞扮演者多为三十六人、七十二人,多者达一百零八人,这与《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和一百零八将相对应,并且英歌舞扮演者也多取材于《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如常常走在队伍前列,手拿黑蛇者即是一百零八将中的时迁,此外,队伍中较著名者还有李逵、武松、鲁智深等等。而英歌舞所表演的内容背景亦是《水浒传》中的著名章节,即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的故事,传说在故事中,众英雄好汉为劫法场,遂化身为玩蛇的,踩高跷等等,后人便将此编成了英歌舞,而时迁也在此次行动中有着出色表演,故而能在英歌舞中走在最前列。从英歌舞中的水浒因素即可看出,英歌舞的起源应当就是明清之际。
单看以上哪个因素,似乎都无法单独构成当代的英歌舞,但通过当代人的历史解读,英歌舞的起源应当与潮汕地区原有的一种官方或民间的舞蹈形式有关,这种舞蹈形式也有可能在长期的发展中吸收了傩舞或是田间劳动的因素,直至《水浒传》问世之后,水浒的因素亦被吸纳其中,于是便有了如今的英歌舞。历史的合力或者消解力保留了一部分因素,而湮灭了一部分因素,但幸好我们是“后人乘凉”的那一部分人。
二、 舞动之美
潮汕英歌舞的舞蹈形制之美,是令人啧啧称奇的关键部分。早在1923年,潮汕英歌舞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胡朴安在其编写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道:“其戏以三十六壮年男子,饰梁山泊英雄,半执两棒,棒长盈尺;半执小鼓,鼓大如碗。举步亦趋亦跳,进退不紊,棒声鼓声,劈劈咚咚,殊可哂也。继莺歌之后,又有所谓《后棚》、《白鸟记》二剧,《后棚》则以若干辈作戏装,沿途演唱,如《桃花过渡》、《拖车子》、《闹花灯》等”,这段记载与如今的英歌舞形制基本一致,但却不够细致。
潮汕英歌舞的扮演情况前面已经做了基本介绍,即扮演者会扮成水浒中的英雄好汉,并以《水浒传》中的第六十六回为故事背景开展表演。在表演时,每个扮演者都会在脸上画上脸谱,除了水浒的英雄脸谱之外,又会有部分人画上鬼怪脸谱。此外,演员还要穿上特定的服饰,手拿两棒,有的人物腰间还会悬挂小鼓。表演时,整体的队伍分为前棚与后棚,前棚即是我们经常在视频中所看见的队伍,他们会随着鼓声的不同而转换舞姿、队列和步法,组成不同的图案,借此表达不同的情绪。我们常常在视频中看见的一般都是扮演者排列成几队前进,但其实英歌舞的阵法很对,如“双龙出海”就是排成两队行进,此外还有“四海升平”“双十”“引阳八卦图”等阵列。
图片
英歌舞的队列
走在队伍最前列的,一般是一身黑衣,手拿长蛇的时迁,值得注意的是,时迁在一百零八将中的地位排倒数,但在英歌舞中他却可以稳居最前,甚至排在李逵武松等著名英雄前面,这又是为什么呢?有几种说法是,时迁本人善于轻功,在小说中起着探子作用,让他在队伍前面起着开道打探的意思,也可能是因为他在水浒传第六十六回中表现不俗,而他的表现也与他的探子身份有关。至于为什么手中要拿着蛇,一种说法即是这是潮汕地区先民的图腾崇拜,蛇也可能象征着龙等等。时迁之后,依次还有“头槌”“二槌”作为领舞者,“头槌”“二槌”多为红面红须,扮演者多为秦明或者关胜,或是黑面黑须,扮演者多是黑旋风李逵。部分地区的英歌舞还会有“三槌”“四槌”的角色,多是鲁智深和武松。
图片
英歌舞中的时迁
“后棚”队伍则主要是表演不同的小品、戏曲和武术,如前面提到过的伯公、伯母二人,此二人一般以大头娃娃的形象见人,手拿蒲扇,可在队伍间自由活动,起着逗笑观众的作用。后棚的表演内容去取材于民间,贴近百姓生活,如《扶梨下地》就是表演一个农民家扶犁下地劳作的场景。但因为后棚的内容杂乱,多而不精,人们更喜欢看的是前棚的表演,因此许多英歌舞正在抛弃后棚,只要前棚,这说明英歌舞的表演也在面临着转型的时刻。
图片
英歌舞后棚中的花灯
队伍行进时,一般是前棚在前面开道,因为前棚的动作大开大放,行人皆会避让,因此就会为后棚的演出争取到了空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其他活动实际上也会邀请英歌舞前棚表演,好为后面的队列开到。遇到宽阔场所时,前棚的表演者就会舞成一个大圆圈,后棚的表演人员就会在圈内演出。若按照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英歌舞又可划分为慢板英歌、中版英歌与快版英歌,但无论那种英歌,英歌舞一旦舞动起来,就具有豪迈慷慨、势不可挡的气魄,大开大放的舞姿既赋予了英歌舞刚劲雄浑的力量,又营造出了热烈奔放的氛围,令人身处其中不由激动地全身颤栗。
英歌舞在最初时,只有男性扮演者,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英歌舞又发展出了女性英歌舞,在汲取了男性英歌舞的基本步法和动作的基础上,表现的更加轻盈活泼,飒爽多姿,因此有了刚柔并济的说法,被誉为“红色娘子军”。
图片
女子英歌舞
三、 应有之义
潮汕地区一直很注重对于英歌舞的继承与保护,这一方面固然是与他们那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息息相关,不仅仅只有英歌舞,福建地区的游神祭祖等活动近几年也频频出圈,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英歌舞极具雄性阳刚气息,这自然会吸引不少的年轻人参与其中,从近几年爆火的英歌舞短视频中即可发现,有不少的扮演者实际上就是年轻人,甚至总角儿童都不约而同地学习起了英歌舞,可见英歌舞对当地人民的吸引力。
图片
少年英歌舞
远在英歌舞火爆出圈之前,潮汕地区民间就有着大量的英歌舞组织,甚至还出现了相应的歌舞教材等等,在2006年,英歌舞也顺利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如今英歌舞的火爆出圈只不过是这么多年英歌舞继承过程中的一个小小质变而已,而不应该仅仅把它的爆火归结为流量时代的福利。从前的英歌舞只局限于潮汕一隅之地,但现在几乎全国人民都可以感受到了来自于历史的舞动,这应当是在网络时代继承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吧。
文史君说:
年味是近几年频频谈起的词汇,那年味究竟是什么味道呢?就潮汕英歌舞而言,它从历史中走来,在岁末时分承载着特定的文化符号与群体记忆,同时它又是一种娱乐人民的文化形式,于潮汕地区的人民来说,潮汕英歌舞既是记忆复现,又是娱乐活动,历史复现于当代,带给人们快乐,或许这就是年味的诠释之一。这样的年味,请再厚一些。